张红桥痴情成幽怨(3)


  想也红桥,思也红桥,梦也红桥,醒也红桥,林鸿的七首诗中就一连提到七处红桥,似乎红桥已刻骨铭心地留在他的生命中,这使张红桥为自己的痴心苦盼感到一丝慰藉。然而,当她细细品味那阙“摸鱼儿”时,总觉得开头那句“记得红桥,少年冶游,多少雨情云绪”中透出几分轻漫的心思,似乎把她张红桥当成了路柳野花,聊取一时之乐。张红桥本是大家闺秀,命运摆弄,使她不得不随姨母曾经周旋于宾客之间,有了似伎非伎的身份;正因为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就造就了她特殊的心态,她怕别人误把自己认作是随意抛撒春情的风尘女子,所以当初她倾注感情时是慎而又慎的。对林鸿,她付出的是一片纯真的痴情,在付出感情的同时,她也幻想着把自己的一生都系在了他的身上。现在,从林郎的诗词中,她把握不了他的想法,似乎满是相思,却又只字不提他们的前景,是不是打算就此而止,一切不再有后文?张红桥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各种可怕的结局在她脑海中回旋,心乱如麻,茶饭不思,不久就忧虑成疾,倒卧床榻,数月之后,竟然芳魂飘散,长逝不归。
  林鸿到京城后,在昔日岳家的提携下,谋得了一官半职。岳家见其孤身一人,就劝他在京续弦,林鸿只好把在闽县钟情张红桥的事情,前前后后讲述了一遍。岳家根据他的描述,认定张红桥属于迎张送李的烟花女,不宜娶为官家妇,因而规劝林鸿剪断这上情缘。林鸿受人言左右,曾也一度想忘却张红桥,只把闽县那段甜蜜的日子当成是一枕香梦。无奈春去春来,红桥的影子总是萦绕心头,那份爱的确刻骨铭心,无法忘怀。于是,在春暖燕回的时候,他又踏上离别一年的故土。
  林鸿心喜意切地来到红桥西畔的张家,只见院门紧闭,门庭寂静。急忙叩门,迎出来的只有满脸悲沧的红桥姨母,寻问之下,才知伊人己在一月之前因相思之苦而病笔。林鸿惊悲失色,捶胸哭泣,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留下的只有自责和永远的悲哀。
  检点红桥的遗物时,忽见她床头的玉佩上系着一封信缄,折看一看,里面有一副诗笺,上面写着半阕“蝶恋花”:
  记得红桥西畔路,郎马来时,系在垂杨树;漠漠梨云和梦度,锦屏翠帽留春住。
  下半阕似乎已不敢写下去,后面接着只有七首绝句:
  其一:
  床头络纬泣秋风,一点残灯照药笼;
  梦吉梦凶都不定,朝朝望断北来鸿。
  其二:
  井落金瓶信不通,云山渺渺暗丹枫;
  轻罗泪湿鸳鸯冷,闻听清宵嘹唳鸿。
  其三:
  寂寂香闺枕簟空,满阶秋雨落梧桐;
  内家不遣同陵去,音信何缘寄塞鸿。
  其四:
  玉筋双垂满颊红,关山何处寄书筒;
  绿窗寂寞无人到,海阔天空怨落鸿。
  其五:
  衾寒悲翠怯秋风,郎在天南妾在东;
  相见千回都是梦,楼头长日妒双鸿。
  其六:
  半帘明月影瞳瞳,照见鸳鸯锦帐中;
  梦里玉人方下马,恨他天外一声鸿。
  其七:
  一南一北似飘篷,妄意君心恨不同;
  他日归来也无益,夜台应少系书鸿。
  张红桥的七首诗,一字一泪地倾诉着她的痴情与幽怨,时时挂牵着林“鸿”,鸿却高飞天际,只留下痴心怨女空闺写愁。林鸿睹诗,大为伤感,想起伊人楚楚可怜的苦盼模样,他的心一片一片地碎了。自己抛开有情人整整一年,竟然还想弃她不顾,如今伊人象一缕青烟己飘散得无影无踪,才知道到自己的心也已随她而去。泪眼婆婆中,他把一腔悲戚融成一首“悼亡”诗:
  柔肠百结泪悬河,掩玉埋香可奈何!
  明月也知留佩玦,晚来长怨画青蛾。
  仙魂己遂梨云梦,人世宣传薤露歌;
  自是忘情惟上智,此生长抱怨情多!
  王偁听说张红桥含悲离世,也特地赶到红桥西畔的张家吊祭,恰好碰上有折花损玉之嫌的林鸿,满是怨愤地将他数落一顿,深责他不知惜香怜玉,并且也作了一首诗表达悼念之情:
  湿云如醉护轻尘,黄蝶东风满四邻;
  新绿只疑销晓黛,落红犹记掩歌唇。
  舞楼春去空残月,月榭香飘不见人;
  欲觅梨云仙梦远,坐临芳诏独伤神。
  同时,当地的另一位“闽中十才子”之一的周元,闻讯也作了一首五言绝句凭悼张红桥:
  梦逐梨梦远,歌传薤露愁;
  只吟桥上水,亦作断肠流。
上一篇:乱世侠女小凤仙
下一篇:陆游与唐婉的沈园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