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原文】: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翻译】:
  春天,江潮汹涌,与大海连成一片,
  一轮明月,和着潮汐的韵律,从海上冉冉升起。
  月光与水光相映,潋滟的波纹,连绵千里万里,
  哪里有春江,哪里就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蜿蜒曲折,环绕芳草丛生的原野,
  月光闪闪,似雪珠,像冰球,晶莹剔透,闪烁在长满鲜花的树林。
  白霜自空而降,感觉不到飞流的痕迹,
  白沙袒露江畔,那身影若有若无。
  江水共长天一色,没有些微尘埃,
  孤零零的明月,高悬在皎洁的天空。
  江畔的人们,是谁最初看见明月?
  江上的明月,是何年最早照耀人间?
  人生,经历一代又一代,无穷无尽,
  江月,照耀一年又一年,年年相同。
  江月在等待,不知道在等待何人?
  但见长江滚滚流,奔腾到海不回头。
  漂泊的游子呦,像一片白云,流荡到远方,
  思念的人儿,站立春枫浦,愁不胜愁。
  今晚,谁的小舟停泊在江边?
  是谁,相思在明月映照的小楼?
  可怜的是,那楼上的月影徘徊移动,
  照耀着离人的泪眼,照耀着梳妆台。
  卷起闺阁珠帘,遮不住幽幽的月光,
  拂去捣衣石的月色,月色去而复返。
  此时此刻,互相仰望月亮,却闻不见彼此的声音,
  希望追随月华,照耀着你的身影。
  抬头见鸿雁高飞,渐渐消逝在视野之外,
  低头见鱼龙潜游,荡起丝丝波纹。
  昨晚,梦见花朵飘落在空荡荡的水潭,
  可怜我呦,春天过去了一半,你还不回还。
  春光随江水而流,即将流逝殆尽,
  江潭上,月亮将落,如今已经西斜。
  斜月缓缓下沉,藏于大海的迷雾之中,
  碣石与潇湘,路漫漫其修远。
  不知今晚几人踏着月色归来?
  只有西落的月亮惹起离情万种,挂满江畔的树林。→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沁园春·雪 毛泽东 (193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