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梵语转写:trai-lokya),佛教用语。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构成世间,相当于三有。有情众生都在三界中因为烦恼的关系生死轮回,三界外没有众生、没有佛法。此概念被道教借入,也称三界二十八天。
在净土宗昙鸾大师所着的《略论安乐净土义》中,说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等佛国净土非属三界。
梵语(trai-lokya)还可以翻译为三世,指时间界,如过去、现在、未来纵三世佛。
三界
1. 欲界:
地狱
人间
六欲天或十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2. 色界:
四禅天(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
3. 无色界:
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
六道
三界分为六道,三界之上六道之外还有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圣境,总共十法界。
欲界
《法苑珠林》卷五:“欲界十天者:一名于手天,二名持华鬘,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乐天,十名他化自在天。”
《大智度论》卷九:“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
在净土宗昙鸾大师所着的《略论安乐净土义》中,说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等佛国净土非属三界。
梵语(trai-lokya)还可以翻译为三世,指时间界,如过去、现在、未来纵三世佛。
三界
1. 欲界:
地狱
人间
六欲天或十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2. 色界:
四禅天(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
3. 无色界:
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
六道
三界分为六道,三界之上六道之外还有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圣境,总共十法界。
列表
无色界 | 上界天 | 非想非非想处天 | |||
---|---|---|---|---|---|
无所有处天 | |||||
识无边处天 | |||||
空无边处天 | |||||
色界 | 四禅天 |
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此五天合称五不还天,为不入轮回解脱圣者所居) 福生天、福庆天、广果天、无想天 |
|||
三禅天 | 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 ||||
二禅天 | 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 ||||
初禅天 | 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 ||||
欲界 | 空居天(居虚空天) | 他化自在天(他化乐天) | |||
化乐天(化自在天) | |||||
兜率天(睹史多天) | |||||
夜摩天(炎摩天) | |||||
地居天 |
忉利天 三十三天 |
中央 善法堂天 |
东方 |
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 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光天、清净天 |
|
西方 |
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 旋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 |
||||
南方 |
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 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 |
||||
北方 |
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 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 |
||||
四天王天 | 东方 | 持国天(提头赖咤天) | |||
南方 | 增长天(毗琉璃勒天) | ||||
西方 | 广目天(毗琉璃婆叉天) | ||||
北方 | 多闻天(毗沙门天) | ||||
游空天 (游虚空天) |
日月星宿天 | ||||
地下天 | 常放逸天(常骄天、恒憍天) | ||||
持华鬘天(持鬘天) | |||||
坚手天 |
《法苑珠林》卷五:“欲界十天者:一名于手天,二名持华鬘,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乐天,十名他化自在天。”
《大智度论》卷九:“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