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休闲活动
辽、金、元、清的皇帝喜欢打猎,唐朝的皇帝爱玩马上击球的游戏,唐玄宗在击球外还喜欢斗鸡;更早的周宣王、春秋时代的鲁恭王、三国时代的魏明帝、南北朝的齐庆帝也都爱斗鸡;明宣宗则爱斗蟋蟀;宋徽宗、明宣宗、明武宗、清高宗喜欢书画,可谓各有所好。
比较奇特的是南北朝的宋后废帝刘昱(宋明帝长子)。据史书载,刘昱“凡诸鄙事,遇目即能;锻银、裁衣、作帽无不精绝。未尝吹篪,执管便韵。”这真可说是巧手慧心了,但他却不适合当皇帝。有那么一阵子,他突然对自己昔时的宠臣杨玉夫发脾气,每见到杨某便咬牙切齿地说:“明天要杀你”。结果杨玉夫趁刘昱七夕大醉时,用牛刀把他干掉了。
无独有偶,明熹宗也是个喜欢自己动手做匠人的皇帝。《苏谭》上说:“明熹宗天性极巧,癖爱木工,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又好髹漆器皿,朝夕修制,不惮烦劳;学造作得意时,解衣盘砖,非素宠幸,不得窥视。或有急切本章,令左右读之,一边手执斤削,一边侧耳注听。读奏毕,命日:你们用心行去,我知道了。所以太阿下移。”
更新鲜的是有些君主喜欢扮商贾、玩卖酒卖猪肉的游戏,汉灵帝、晋太子通、齐东昏侯萧宝卷都是如此。而《通鉴》上记载:“汉灵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并相盗窃争斗;帝着商贾服从之,宴饮为乐。”此外,《晋书》上说:“太子通于宫中为市,使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不差;其母本屠家也,故太子好之。”又《南史》上说:“东昏于苑中立大店肆,以潘妃为市令,自为市吏录事。又于埭上设店,坐而屠肉。”卖酒卖肉有什么好玩的?
更荒唐的是南北朝时的宋后废帝曾封青园尼寺、新安寺里去偷狗,而后烹煮来下酒;齐东昏侯在宫中和侍从们夜晚不睡觉“捕鼠达旦以为乐”。这些荒唐行径充分暴露了宫廷生活的枯燥、刻板和乏味。
骨肉相残的悲剧
生活的刻板枯燥还能忍受,最坏的是宫廷中屡屡出现弑父、杀兄各种骨肉相残的悲剧。
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武帝晚年的“巫蛊之乱”、西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隋炀帝之弑父、唐太宗杀兄建成弟元吉的“玄武门之变”、宋太宗谋害哥哥宋太祖的“斧声烛影”、燕王朱棣挥戈南下把侄儿建文帝逼得下落不明而自立为明成祖的“靖难之变”、明英宗、景帝兄弟夺权的“夺门之变”、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的谋叛、清雍正皇帝矫诏即位后,对宗室兄弟痛加裁抑和禁锢……真是史不绝书,惨不忍睹。
下场与寿命
语云:“树大招风。”历代帝王因为宝座常常引入觊觎,再加上纵欲无度,所以死于非命者不在少数。
据朴人《帝王生活》第一章“帝王无寿”所述,如果我们把短时期篡位、旧史并不认为正统而称王称帝的草莽英雄(如唐亡后的十国)和生卒年月日无可考者除外,从汉高祖(生于公元前二四七年)到清德宗(光绪死于一九〇八年)止,这两千多年里一共诞生了二百零八位帝。在这些皇帝中,最长寿的要算清高宗乾隆帝(八十八岁),其次是南北朝时的梁武帝(八十六岁)、南宋高宗(八十一岁)、元世租(八十岁);如果把篡唐自立的武后则天(八十三岁)也算进去的话,一共只有五人超过八十岁而已。
活过七十岁才死的皇帝有汉武帝(七十岁)、三国的吴大帝(七十一岁)、唐高祖(七十一岁)、唐玄宗(七十七岁)、辽道宗(七十岁)、西夏仁宗(七十岁)、明太祖(七十岁)共七人。
其余诸帝在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死亡的最多,超过帝王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四十一岁到六十岁者其次,约占三分之一,其余未满二十岁就死亡的皇帝有百分之十六,活到六十岁以上的有百分之十二,这两百零八位帝王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三十八岁而已。
帝王的死亡原因,尤其值得注意。平均三个皇帝就有一个死于篡位者之手。把这些不得善终的帝王除外,剩下的君王平均死亡年龄也只有四十三岁。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都“英年早逝”呢?除了日理万机、案牍劳形外,美酒佳肴的漫无节制、疲于应付后宫嫔妃更是主要的原因。汉人枚乘说:“皓齿蛾眉,命日伐性之斧;甘脆肥醴,命日腐肠之药。”这真是至理名言啊!
死后仍不得安宁
许多皇帝似乎都参不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简单道理,偏偏要把生前所拥有的珍玩宝物放在自己的棺椁中,企图带到阴间去享受,结果却惹来掘墓贼,连死后都不得安宁。
《西京杂记》上说:汉广川王喜欢率领一批无赖少年胡作非为,结果把国内许多大坟一一挖开,搜刮里面的殉葬物品,像魏襄王、魏哀王、晋灵公、周幽王的坟墓都惨遭毒手。
宋朝诸帝的陵寝也被人一一盗掘,那是元世祖时江南寺院总管杨琏真伽率其党徒所干的好事,结果杭城北宋徽、钦二帝陵和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杨后、孟后、韦后、吴后、谢后诸陵皆被一一掘开,“断残肢体,攫珠襦玉匣,焚其黹,弃骨草莽间”(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六语),真是惨不忍睹。
清朝许多皇帝的陵墓,也被民初军阀和后来的匪徒所盗掘。顺治、康熙、乾隆、成丰、同治帝和慈禧后的陵寝全在河北省遵化县的瑞昌山中,合称“东陵”,一九二八年五月十七日冯玉祥的旧部孙殿英率领手下工兵营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不但把棺椁中的珠玉席卷一空,为了拿出由慈禧太后口中滑入嗓间的一颗夜明珠,太后的脖子挨了一刀。孙殿英部属韩某也率人把乾隆的裕陵炸开,等清室善后人员赶到时,这位“十全老人”早已尸骨不全了。抗战胜利后,匪徒曹志福率人把康熙的景陵、咸丰的定陵和同治的惠陵一一炸开,金棺中尸体在众匪翻劫珠宝时,全被拆的四分五裂,结果东陵五帝之陵,只有顺治的孝陵未遭毒手,因为世传顺治逃禅剃度为僧,孝陵只是个衣冠冢而已。
中国人说:“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这些皇帝是活着的时候造孽太多了,死后才落得如此下场?
只求称帝死也甘心
皇帝苦多于乐,得不偿失已如上述,偏偏有人拼着把脑袋送上,也要造**过过当皇帝的瘾。
《晋书》中说:泰山之民王始,聚众造**称王,结果被官兵捕获。临刑时,有人问其父兄所在,王始说:“太上皇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乱兵所害,惟朕一身独无聊赖。”他的妻子嗔怪他说:“就是你一张嘴到处乱说。才落得今日下场。”王始对妻子说:“皇后,自古岂有不亡之国哉?”王始这人真是想当皇帝想疯了。(殷登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