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黄家庄有个农夫叫黄蛤蟆, 娶了一个媳妇叫白仙娥。
白仙娥好吃懒做不肯劳动, 老公下地干活, 她在家装病睡觉, 还时常偷偷做点好的吃。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白仙娥偷吃的事被邻居知道了, 很快便传到黄蛤蟆耳朵里。
这一天, 黄蛤蟆去南坡锄地, 走到半路, 突然想起邻居传给他的话, 便想证实一下。他把锄头藏在路边的草窝里, 然后回到家, 悄悄爬到门前的大树上。大约到了半晌, 一股炊烟在房顶缭绕飘起, 接着, 炒鸡蛋的油香味扑鼻而来。过了一会儿, 白仙娥端碗鸡蛋捞面条, 走出厨房, 在院里石头上坐下, 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罢, 白仙娥抬头看了看天, 然后进屋和面、点火, 烙了几个黄面饼子。当白仙娥装好饼子准备出门时, 黄蛤蟆跋快溜下树, 抄小路飞驰到南坡, 在路边草窝里取出锄头, 往地上一放, 头枕锄把, 冒充睡起觉来。
白仙娥来到地里, 见老公在睡觉, 走到他身边, 放下篮子, 推了推老公:“喂! 起来用饭吧。”
黄蛤蟆坐起来, 伸伸懒腰, 打了个哈欠。媳妇正要拿干粮,黄蛤蟆立即拦住说:“适才我做了个梦, 给你说说, 验验梦得准不准。”
于是, 黄蛤蟆栩栩如生地说起梦来:“ 今天, 我一到地里, 以为乏困, 躺下就睡着了。梦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 手拄手杖,站在我眼前说, 黄蛤蟆呀, 黄蛤蟆, 你媳妇在家装病吃鸡蛋捞面,你在田间锄地, 吃黄面饼子。老人刚说到这, 忽听有人唤我用饭, 我就醒了。你把篮子打开让我看看, 验验我的梦准不准?”
白仙娥听了信觉得真, 战战兢兢地说:“准、准, 今天我在家吃的是鸡蛋捞面条, 给你做的是黄面饼, 今后我再也不这样做啦。请你原谅我吧。”
从那今后, 白仙娥再也不敢偷懒耍奸了。
这天, 她把老公做梦的事对婆家爹说了。凑巧, 婆家养的一头猪丢了, 婆家爹让闺女请女婿来梦猪。黄蛤蟆知道后作了难,本想不去, 无奈媳妇在旁边催得紧, 只好换一身洁净衣服来到老丈人家。
老丈人一见黄蛤蟆, 赶快问:“贤婿, 你几时入梦?”黄蛤蟆只好顺水推舟说:“二更后入梦, 请岳丈告诉家里人半夜不要走动,扰乱梦乡就不准了。”
等老丈人和家里人走后, 黄蛤蟆在床上, 仰面朝天, 心里盘算: 一头大肥猪, 在圈里圈着, 不大概被人偷去, 许是跳圈跑了,我干脆半夜去找吧。于是, 五更事后, 他溜出大门, 走到村口, 把耳朵贴在地上, 隐隐约约听到有猪叫的声音, 他站起身, 循声找去。大约走了一里路, 在一个五六尺深的土坑里, 瞥见一个黑压压的东西, 仔细一辨认, 果真是一头猪。那猪在坑里乱拱一气,嘴里哼唧哼唧叫个不断。黄蛤蟆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记下了土坑的位置, 悄悄地返回屋里睡觉去了。
天亮了, 老丈人急忙来到客屋, 见女婿在穿衣服, 忙问:“ 贤婿, 梦到了没有?”“梦到了, 梦到了, ”黄蛤蟆说,“在村北一里多地的土坑里。”
老丈人领着两个儿子, 拿着绳子来到村北土坑一看, 果真是自家的猪。“哎呀, 我的命根!”老头子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忙叫两个儿子下到坑里把猪绑好, 抬上来, 赶回了家。一家老小都很兴奋, 不住地夸奖黄蛤蟆:“梦得准! 梦得准!”
黄蛤蟆梦猪的事, 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传到了都城。
这一天, 帝王正在宫里发闷, 知己太监奏道:“启禀我主, 据传, 黄家庄有个黄蛤蟆, 梦事如神, 何不将此人招进宫来, 试他一试, 以博我主一乐。”帝王一听, 拍案喝采:“ 爱卿传旨, 召黄蛤蟆上殿!”
帝王一道圣旨, 把黄蛤蟆召进皇宫。皇宫里金碧灿烂, 金殿上朝臣侍立, 宫娥彩女排在两旁。黄蛤蟆惊慌地跪在那边, 半天不敢抬头。帝王问:“黄蛤蟆, 据说你梦事如神, 但是事实?”“ 回禀万岁, 此事都是误传, 小民没有那种本领。”“ 今日请你就地做梦, 梦得好, 我赐你高官厚禄, 梦不准嘛———就是欺君之罪, 理当斩首示众!”
黄蛤蟆听到斩首示众, 恐慌万分, 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停了一会儿, 他硬着头皮问道:“禀万岁, 让我梦什么呢?”
“你梦一梦那龙案上玉碗下所盖之物。”
黄蛤蟆向龙案上一看, 只见一只玉碗扣在那边, 闪闪发亮。
黄蛤蟆心里暗暗叫苦, 眯起眼睛在那儿想开了: 看来, 我黄蛤蟆是死光临头了, 鬼知道玉碗底下扣的什么东西! 他怨恨自己, 当初不该编梦呓骗老婆, 如此后悔也晚了。怎么办呢? 他一着急,站了起来, 高声嚷道:“可憋死我啦, 黄蛤蟆———”话还没说完, 就被帝王打断了:“憋不死, 憋不死, 那是一只金蛤蟆。”
小太监迅速翻开玉碗, 一只黄金铸的蛤蟆蹲在龙案上。瞬间间, 掌声雷动, 呼声震天。“ 梦得好! 梦得好!”金殿上一片喝采声。
白仙娥好吃懒做不肯劳动, 老公下地干活, 她在家装病睡觉, 还时常偷偷做点好的吃。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白仙娥偷吃的事被邻居知道了, 很快便传到黄蛤蟆耳朵里。
这一天, 黄蛤蟆去南坡锄地, 走到半路, 突然想起邻居传给他的话, 便想证实一下。他把锄头藏在路边的草窝里, 然后回到家, 悄悄爬到门前的大树上。大约到了半晌, 一股炊烟在房顶缭绕飘起, 接着, 炒鸡蛋的油香味扑鼻而来。过了一会儿, 白仙娥端碗鸡蛋捞面条, 走出厨房, 在院里石头上坐下, 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罢, 白仙娥抬头看了看天, 然后进屋和面、点火, 烙了几个黄面饼子。当白仙娥装好饼子准备出门时, 黄蛤蟆跋快溜下树, 抄小路飞驰到南坡, 在路边草窝里取出锄头, 往地上一放, 头枕锄把, 冒充睡起觉来。
白仙娥来到地里, 见老公在睡觉, 走到他身边, 放下篮子, 推了推老公:“喂! 起来用饭吧。”
黄蛤蟆坐起来, 伸伸懒腰, 打了个哈欠。媳妇正要拿干粮,黄蛤蟆立即拦住说:“适才我做了个梦, 给你说说, 验验梦得准不准。”
于是, 黄蛤蟆栩栩如生地说起梦来:“ 今天, 我一到地里, 以为乏困, 躺下就睡着了。梦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 手拄手杖,站在我眼前说, 黄蛤蟆呀, 黄蛤蟆, 你媳妇在家装病吃鸡蛋捞面,你在田间锄地, 吃黄面饼子。老人刚说到这, 忽听有人唤我用饭, 我就醒了。你把篮子打开让我看看, 验验我的梦准不准?”
白仙娥听了信觉得真, 战战兢兢地说:“准、准, 今天我在家吃的是鸡蛋捞面条, 给你做的是黄面饼, 今后我再也不这样做啦。请你原谅我吧。”
从那今后, 白仙娥再也不敢偷懒耍奸了。
这天, 她把老公做梦的事对婆家爹说了。凑巧, 婆家养的一头猪丢了, 婆家爹让闺女请女婿来梦猪。黄蛤蟆知道后作了难,本想不去, 无奈媳妇在旁边催得紧, 只好换一身洁净衣服来到老丈人家。
老丈人一见黄蛤蟆, 赶快问:“贤婿, 你几时入梦?”黄蛤蟆只好顺水推舟说:“二更后入梦, 请岳丈告诉家里人半夜不要走动,扰乱梦乡就不准了。”
等老丈人和家里人走后, 黄蛤蟆在床上, 仰面朝天, 心里盘算: 一头大肥猪, 在圈里圈着, 不大概被人偷去, 许是跳圈跑了,我干脆半夜去找吧。于是, 五更事后, 他溜出大门, 走到村口, 把耳朵贴在地上, 隐隐约约听到有猪叫的声音, 他站起身, 循声找去。大约走了一里路, 在一个五六尺深的土坑里, 瞥见一个黑压压的东西, 仔细一辨认, 果真是一头猪。那猪在坑里乱拱一气,嘴里哼唧哼唧叫个不断。黄蛤蟆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记下了土坑的位置, 悄悄地返回屋里睡觉去了。
天亮了, 老丈人急忙来到客屋, 见女婿在穿衣服, 忙问:“ 贤婿, 梦到了没有?”“梦到了, 梦到了, ”黄蛤蟆说,“在村北一里多地的土坑里。”
老丈人领着两个儿子, 拿着绳子来到村北土坑一看, 果真是自家的猪。“哎呀, 我的命根!”老头子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忙叫两个儿子下到坑里把猪绑好, 抬上来, 赶回了家。一家老小都很兴奋, 不住地夸奖黄蛤蟆:“梦得准! 梦得准!”
黄蛤蟆梦猪的事, 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传到了都城。
这一天, 帝王正在宫里发闷, 知己太监奏道:“启禀我主, 据传, 黄家庄有个黄蛤蟆, 梦事如神, 何不将此人招进宫来, 试他一试, 以博我主一乐。”帝王一听, 拍案喝采:“ 爱卿传旨, 召黄蛤蟆上殿!”
帝王一道圣旨, 把黄蛤蟆召进皇宫。皇宫里金碧灿烂, 金殿上朝臣侍立, 宫娥彩女排在两旁。黄蛤蟆惊慌地跪在那边, 半天不敢抬头。帝王问:“黄蛤蟆, 据说你梦事如神, 但是事实?”“ 回禀万岁, 此事都是误传, 小民没有那种本领。”“ 今日请你就地做梦, 梦得好, 我赐你高官厚禄, 梦不准嘛———就是欺君之罪, 理当斩首示众!”
黄蛤蟆听到斩首示众, 恐慌万分, 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停了一会儿, 他硬着头皮问道:“禀万岁, 让我梦什么呢?”
“你梦一梦那龙案上玉碗下所盖之物。”
黄蛤蟆向龙案上一看, 只见一只玉碗扣在那边, 闪闪发亮。
黄蛤蟆心里暗暗叫苦, 眯起眼睛在那儿想开了: 看来, 我黄蛤蟆是死光临头了, 鬼知道玉碗底下扣的什么东西! 他怨恨自己, 当初不该编梦呓骗老婆, 如此后悔也晚了。怎么办呢? 他一着急,站了起来, 高声嚷道:“可憋死我啦, 黄蛤蟆———”话还没说完, 就被帝王打断了:“憋不死, 憋不死, 那是一只金蛤蟆。”
小太监迅速翻开玉碗, 一只黄金铸的蛤蟆蹲在龙案上。瞬间间, 掌声雷动, 呼声震天。“ 梦得好! 梦得好!”金殿上一片喝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