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柏

  在岳王庙里有座精美的小亭子,这小亭子里面放着七八段独特的断木头,乌黑锃亮,硬得象石头一样,叫“精忠柏”。这“精忠柏”是如何来的呢?事情还得从宋朝说起。
  北宋末年,世道乱极啦。金兀术出兵大肆入侵华夏,一直打到汴沐京。金兵一路上烧呀抢呀杀呀,地方上被弄得十室九空,老黎民痛哭连天。康王赵构从北边逃到南方,却看上了杭州这块好地方,看成远避金兵的安乐窝,丢下半壁山河不管啦,让华夏老黎民当着亡国奴。
  有道是乱世出忠臣呵!当时候就出了个忠心耿耿的岳飞。岳飞平生把母亲刺在他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字牢紧记住,率领岳家军,奋起抗击金兵。金兀术派出了连环拐子马,被岳飞破了;金兀术又使用了铁浮陀,也被岳飞破了。金兀术悲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啊!”岳家军打到哪里,那边的老黎民就纷纷举旗响应。金兀术打一仗,败一仗;岳家军打一仗,胜一仗,一直打到河南朱仙镇。
  但是,乱世也出奸贼哪!当时侯又偏偏出了个阴险狠毒的秦桧。
  这奸贼呀,同金兀术早有往来啦。金兀术看看打不过岳飞,就暗地里派特工与秦桧勾搭起来,讲好前提害岳飞。秦桧是当朝的宰相,权威可大了,他一天连发了十二道金牌,把岳飞召回杭州,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害死在风浪亭上。
  这风浪亭就在小车桥畔的大理寺里面,那时亭子旁边有棵大柏树,枝叶茂盛,气魄不凡。说来也希奇,自从岳飞被害死之后,这棵大柏树好象有灵性似的,枝叶低垂下来,不久便慢慢地枯萎了。可那根树干儿却象一座高塔似的,屹立在风浪亭旁边,稳如泰山。
  大柏树的树干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阅尽了人世几百年的风云幻化,树身越变越硬,直到清朝,还傲然地挺立在那边。
  当时候,老黎民正受着异族的欺负。有一年太平军攻陷杭州城,给老黎民出了一口吻。老黎民都很拥护太平军。太平军为了追念民族英雄岳飞,就把营盘驻扎在里西湖的岳王庙前面。那时正是夏秋之交,太平军里有很多士兵突然生起病来。统兵的王爷见士兵们头昏脑胀,满身无力,医治又无效,心里很着急。老黎民也都到营盘来送这送那,问寒问暖。
  一天,有个住在岳王庙旁边的八十老人,拄着手杖来找王爷。老人说:“过去据说有人用风浪亭的柏树皮治好过这种病,王爷不妨去试试。”
  王爷说:“这好呀,常言道‘单方一味,气煞名医’哩!老爷爷,你这样大年龄还记住我们太平军,真要感谢你了!”
  老人见王爷这样和睦,于是又说古谈今,使王爷知道风浪亭柏树的来源。谈了一会,王爷就亲自扶送老人回家。
  王爷一回转营盘,就带个亲兵出去,找到了风浪亭的旧址,看看荒芜得很,没有什么东西,只有老人说的那根枯掉的柏树干儿立在那边。他看看柏树干儿,又想想岳飞,不觉思潮起伏……王爷在柏树干儿前面立了一会,取点柏树皮下来,回到营盘,煎了汤,叫来两三个得病的士兵,各人先试吃一小盅。哈,一吃果真灵验,第二天病就好啦。于是再派人去取了些来,把其他士兵的病全都治好啦。
  王爷十分珍惜这根柏树干儿,命令给地方官,要象庇护岳王庙一样,把柏树干儿庇护好,不得有半点损坏。
  过了一年,因为太平军在天京失利,退出杭州。清兵又回来啦。
  到秋季,很多清兵也得了同样的病。那个带兵的武官据说去年太平军生这病是用风浪亭柏树皮治好的,他想:这柏树皮既然可以治病,也一定能够防病。于是派出很多人去,大片大片地把柏树皮剥下来,熬了几锅子汤,熬得很浓很浓的,不管有病没病,叫每个士兵都喝一大碗。这碗浓汤一喝可不得了啦,没病的也生起病来,有病的干脆两脚一伸,翘了辫子。那武官见了气到手都发抖啦,就命令把这根柏树干儿烧掉。但是随便怎么烧,树身一点不动,还闪出黑亮黑亮的光泽,敲起来“咚咚”响,有金石之声。那武官见烧不掉它,便调来大批人马,用大石头把它击毁,一击击成了七八段,狼藉在地上。
  老黎民看着实在痛心。后来有几个人,趁着黑夜,悄悄地把这七八段柏树段收藏起来。
  又过了很多年,有人在岳王庙里造了一座小亭子,把这些柏树段移到小亭子里放着,外面装上栅栏,供人鉴赏。因为这柏树是岳飞死后枯萎的,后来又宁断不曲,犹如岳飞一样坚毅,所以人们称它为“精忠柏”;这个亭子,就叫“精忠柏亭”。
  直到今天,人们在岳王庙里,还可见到当年被清兵击断的“精忠柏”哩。 
上一篇:谢小娥传
下一篇:桃花女和桃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