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位樱花夫人
这月十七日,美联社东京电讯说:
日本共同社今天报导说,一位日本教授在横滨发现孙逸仙博士七十八岁的女儿。
日本通讯社说,这位学者名叫久保田,是日本女子大学的教授,他负责研究这件事,他指出这位女人名叫宫川富美子,住在东京南方的横 滨市。
谤据久保田的研究,孙中山于一八九八年在横滨的中国城,首次遇到宫川富美子的母亲。
以下是共同社所发表的有关的研究报告。
后来孙中山独自前往东南亚及美国旅行,于一九○五年回到日本看妻子,是年(一九○六年),他的女儿出生,但孙中山于女儿出生之前 就因事离开日本,再也不回来。
爆川富美子的母亲后来改嫁两次,但仍保持与孙中山书信往来。于一九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宫川富美子于出生后不久,由另一个 家庭收养抚育。
孙中山在美国的亲友们也曾说,孙中山在日本有一个女儿,但不知其姓名,这是一个日本籍太太所生的。以上是日本共同社所发表的研究 报告。
孙文一生和女人的关系,国民党钦定的传记中,只承认两位,一位是卢夫人(卢慕贞)、一位是宋夫人(宋庆龄),其他一概给一手遮天 了。这种“为尊者讳”、“为亲者讳”。其实是很封建的思想,自为反封建的革命党所不取。
孙文与卢慕贞结婚时是二十岁(一八八五),卢夫人生于一八六七,比他小一岁;与宋庆龄结婚时是五十岁(一九一五),宋夫人生于一 八九三,比他小二十七岁,在这卢前宁后(原文如此——编者)前的三十年间,细查起来,却不无其他夫人可寻。
能飘白发说微时
其他夫人中最令我们注意的,是陈夫人(陈粹芬)。
一九三六年三月二十日,《逸经》第二期登冯自由《革命逸史》四则,在第四则《孙中山之嗜好》中,有这样一段:
中山毕生不嗜烟酒,读书之余,间与人下象棋,然习之不精,好取饱势而懈于防守,故易为敌所乘,余与胡汉民何香凝等皆尝胜之。外国 纸牌无非其所好,然颇精于三十年前盛行之广东天九牌,乙巳以前居横滨时,每与陈四姑(名香菱)、张能之夫妇玩之。
这里提到的“陈四姑”,就是陈夫人。九年以后(一九四五),冯自由出版《革命逸史》第三集,书前请刘成禹题词,刘成禹写《奉题冯 自由兄革命逸史三集并自题七十自传暨先总理旧德录》十首,在第八首中有这样的诗:“望门投宿宅能之,亡命何曾见细儿。只有香菱贤国妪 ,能飘白发说微时。”冯自由在后面加按语,说:“禺生诗中所述掌故。皆民国前八九年革命轶事。舍余二人外,无人知其详。”“横滨日本 邮船会社华经理张果字能之。与总理有通家之好,陈夫人瑞芬原名香菱。曾寄居张宅一年。总理居日本及越南南洋时。陈夫人恒为往来同志洗 衣供食。辛勤备至。同志咸称其贤。”老革命党冯自由在此明说“陈夫人”,可见孙文在卢夫人后,又结婚了。
孙陈粹芬
刘成禹写陈夫人“能飘白发说微时”的诗,是一九四三年。四年以后(一九四七),他真的印证这一“能飘白发说微时”的图画了。他写 《翠亨村获得珍贵史料》(《世载堂杂忆》),有这样几段:
孙中山先生生于中山县(原名香山)翠亨乡。予此次巡察到此,所得事件,有足供史料着录者,亦弥足珍贵也。
中山县长孙乾,为先生之胞侄孙,予五十年来之通家子。其人精明强干,笃守礼节,治中山县颇有政事才。
予四年前在重庆,题冯自由革命逸史三集,述及陈粹芬老太太,冯自由且为之注。抗战以来,粹芬老太太先居澳门,后由孙乾供养,今年 高龄七十五矣。闻予至中山石岐,喜曰:“刘某予四十余年未见面,今尚在人间耶?予抵石岐,即往晋谒,述当年亡命情形。粹芬老太太慨然 曰:我未做饭与汝等吃,已四十八年矣。今日重逢,下午请吃饭。于是大备盛筵,亲送孙陈粹芬红帖曰:不似在横滨街头买菜,而今请吃饭也 有格式了。
午后前往,粹芬老太太已在门首欢迎曰:我辈五十年来,各人都在,回忆当年亡命受苦,直一大梦耳,不可不留一纪念。于是宾主共摄一 影入座。老太太畅谈经过身世,甚多珍贵史料,足供收采也。
陈老太太为言革命时期惠州之役。香港李纪堂、梁慕光等商议在惠州起事,军械皆由海员公会海员秘密输运,经日本邮船与美国、高丽等 邮船运来者最多,以横滨为居中策应,视情势如何,在横滨定行止。陈老太太任来往船只起落密件之责,故横滨邮船一到,老太太即往接船, 以港方确实消息,转告密运枪械之海员。日本因妇女上下,毫未注意。及事败,梁慕光来横滨,盛称陈老太太英勇不已。老太太曰:我当时传 递书简,并不害怕,大家拼命做去,总有办法。
予此行,在孙家获睹先生所留金表一枚及金链一条,链头小印一颗。金表大如小蟹,有金盖可开阖,金盖面刻英文“Y.S.Sun”。盖先生伦 敦蒙难归国,康德黎博士临行所赠物也。先生在横滨时,屡出以示人,今再见之,真革命史上传世之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