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南燕
义熙五年(409年),南燕皇帝慕容超因为缺乏太乐伎人,派兵侵略淮北的宿豫城(今江苏宿迁县东南),大掠民众北归。及后又派兵进攻淮北,掳去阳平和济南两郡太守,俘掳千多家。
刘裕因此上表北伐,并于同年四月出发。当时刘裕认为燕军短视,不会据守大岘山(今山东临朐县东南)天险并坚壁清野,只会进据临朐(今山东临朐县),退守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市),而当时南燕军的行动亦果然如此。慕容超知晋军过了大岘山就亲自率军到临朐,刘裕前锋先于巨蔑水击退燕军,接着攻临朐城。晋燕两军于临朐以南作战,胡藩献计出奇兵突袭临朐城内,最终成功攻克,慕容超仓皇自城中逃至城南大军那里,而此时刘裕命军队进攻,大败燕军并斩杀其十多名大将,慕容超于是逃回广固。刘裕接着乘胜追击至广固,并成功攻克其外城。慕容超据守小城抵抗,刘裕就筑围围困广固。刘裕围城战争一直维持至次年二月才攻下广固,并俘杀慕容超,灭了南燕。
北伐关中
刘裕在当日平灭南燕后就已经有攻略后秦的打算,只因卢循作乱才逼令他班师建康,而刘裕在消灭了国内主要异己后,又再重拾昔日计划。刘裕在获加督至二十二州后月余,又获加中外大都督,解徐兖二州刺史而改领司、豫二州刺史,并奉琅琊王司马德文北伐,打着晋朝皇室旗号安抚北方汉人。至五月又加北雍州刺史。终在八月,刘裕正式自建康出兵,进军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后又加北徐州刺史。十月,刘裕所派的檀道济等进攻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守将姚洸出降,成功收复洛阳。
次年(417年)正月,刘裕自彭城率水军西进,进入黄河。刘裕一直进军至潼关,命王镇恶率军经渭河进攻后秦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王镇恶于渭桥大败姚丕,姚泓所率的军队亦因遭姚丕败兵践踏而溃乱,最终姚泓于八月出降,后秦灭亡。刘裕于次月到达长安,大赏将士并诛杀归降的后秦宗室姚璞、姚赞及其百多名宗族。
同年十一月,留守建康的刘穆之去世,当时刘裕还想以长安做基地进攻西北北凉等国,只是诸将都思乡,大多都不想留下;刘裕向来倚重的刘穆之去世更令他觉得建康根本之地已空虚无靠,于是下了决心班师东归。刘裕于是留了当时仅得十一岁的次子刘义真镇守长安,并留下王镇恶、王修、沈田子、毛德祖等将领协助他。当地人民知道刘裕要走都向他哭诉,希望他回心转意,然而刘裕去意已决,还是在当年十二月出发离开。
然而,刘裕走后次年,诸将内讧,沈田子杀王镇恶,王修杀沈田子,而刘义真又在诸将唆摆下命人杀害王修,于是关中大乱,夏国乘机进攻关中,刘裕唯有召还刘义真,派朱龄石等代镇长安,更指令若关中不能守下去就可放弃。最终晋军还是撤出长安,关中地区遭夏国占领。
篡晋建宋
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接受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职,以十郡建“宋国”,受封为宋公,并接受九锡的特殊礼待。同年,刘裕命令中书侍郎王韶之与晋安帝左右侍从密谋以毒酒毒杀安帝,王韶之于是乘司马德文因病出宫的机会下手,缢杀安帝。当时刘裕因为相信预言书说:“昌明(晋孝武帝)之后尚有二帝”,于是声称依照遗诏,立了司马德文为皇帝,即晋恭帝。
元熙元年(419年),刘裕进爵为宋王,又加十郡增益宋国,令宋国包括了二十郡。年末刘裕又获加皇帝规格的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特殊礼待。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入辅,傅亮知刘裕想要晋恭帝禅让帝位予他但难于启齿,于是代为向恭帝暗示,恭帝于是在六月禅让帝位给刘裕,东晋灭亡,刘裕即位为帝,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刘裕在称帝之后,为了斩草除根,还杀掉了恭帝。此行为可谓刘裕一生中一个污点,因为其行为开启了前朝逊位之主不得善终之先(新朝王莽之于西汉孺子婴、曹魏文帝曹丕之于东汉献帝刘协、西晋武帝司马炎之于曹魏元帝曹奂,都没有加害前朝末主),至此,南朝末主除了陈后主陈叔宝其亡国非遭逢篡位外,全都俱被新立的政权所杀。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患病,五月病重时遗命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及护军将军檀道济四人为顾命大臣,辅助太子刘义符。刘裕于五月癸亥日(6月26日)去世,享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为武皇帝,葬在初宁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