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臣辅政

  索尼
  索尼(1601年-1667年),或作锁尼、索泥,姓赫舍里氏,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也是由孝庄皇后指定辅助康熙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索尼原是哈达部人,举家皆通满文及蒙文、汉文。努尔哈赤吞并哈达之后,索尼跟随其家族及所部归附,遂改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四年(1665年),索尼孙女赫舍里氏成为康熙帝的皇后。康熙六年,索尼去世,谥号文忠,儿子索额图继承其职位和爵位。
  遏必隆
  遏必隆(?-1673年),或作鄂必隆,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额亦都第十六子,母为清太祖之女,和硕四公主穆库什。
  天聪八年(1634年),以父荫袭一等昂邦章京,授侍卫之职。后因罪,被夺世职。
  崇德六年(1641年),随清太宗进攻明朝,以战功得优赉。崇德七年(1642年),从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入长城,攻克蓟州;再进山东,攻夏津,以头功授牛录章京世职。
  顺治二年(1645年),随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于武昌之役斩杀李自成之侄李锦,晋封二等甲喇章京。顺治五年(1648年),以所袭其兄图尔格二等公爵令并袭一等公,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顺治十八年(1661年),与索尼、鳌拜、苏克萨哈三人并受顺治帝遗诏为辅政大臣。
  康熙六年(1667年),皇帝亲政,特封一等公,加太师。适逢鳌拜独断专行,屡次矫诏诛杀大臣。遏必隆身为顾命大臣,却选择明哲保身,不加阻止也未曾弹劾。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惩治鳌拜,并命令下遏必隆狱。亦被康亲王杰书以十二项罪名弹劾遏必隆,削遏必隆太师之职夺世爵,论死罪。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念其为顾命大臣,而且是勋臣之子,命仍以公爵宿卫内廷。康熙十二年(1673年),遏必隆病重,康熙帝亲临府邸慰问。是年病逝,谥号“恪僖”。
  鳌拜
  鳌拜(1610年-1669年),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鳌拜前半生军功显赫,号称“满洲第一巴图鲁”(汉语即:满洲第一勇士),因后半生乱操握权柄、生性残酷、结党营私,结果被囚禁起来,后卒。
  鳌拜的伯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二哥卓布泰是清初军功卓著的战将。鳌拜本人亦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不但是一员骁勇战将,而且也是皇太极的心腹。
  崇德二年(1637),清军进攻牵制辽东的明军重要基地皮岛(今朝鲜椵岛),鳌拜第一个登岛。皮岛被攻克后,鳌拜以首功晋为三等男爵,赐号“巴图鲁”(勇士)。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鳌拜率军攻闯王、定北京,征湖广,驰骋疆场,冲锋陷阵,为清王朝征服中国立下汗马功劳。1646年鳌拜出征四川张献忠大西军,在南充大破大西军军营,斩张献忠于阵,因此以首功被顺治帝超升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皇帝禁卫军司令),自此,鳌拜参议清廷大政。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玄烨(康熙,即清圣祖)八岁即位,顺治帝遗诏,由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鳌拜四大臣辅政。当时鳌拜在四辅政大臣中地位最低,但因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苏克沙哈因曾是摄政王多尔衮旧属,为其它辅政大臣所恶,因此鳌拜才得以擅权。
  鳌拜结党营私,日益骄横,竟发展到不顾康熙的意旨,先后杀死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等政敌,甚至还用言词诬陷赐死了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引起朝野惊恐,康熙震怒,设计擒拿鳌拜,假意与一群小内监在宫内练习“布库”(即摔跤,满族的一种角力游戏),鳌拜以为康熙做的事是小孩子的游戏,不以为意。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鳌拜入宫时,这群小内监擒获鳌拜。康熙宣布鳌拜三十条罪状,廷议当斩,康熙念鳌拜历事三朝,效力有年,不忍加诛,仅命革职,籍没拘禁,其党羽或死或革,其婿敬谨亲王兰布降为镇国公。不久鳌拜死于禁所,其子纳穆福后获释。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因为鳌拜的功绩,将他平反,追赠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约等同男爵)。雍正帝复赐一等公,世袭罔替,赐号超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宣谕群臣,追核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并命当时为鳌拜诬害诸臣有褫夺世职者,各旗察奏,录其子孙。
  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1667年),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或称苏克沙哈。康熙帝亲政之前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后为鳌拜所害,绞死。
  父苏纳,叶赫贝勒金台石同族。
  苏克萨哈原本依附多尔衮,是顺治帝于1661年临终前,委派辅助康熙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四位辅政大臣依序为:索尼、苏克萨哈、鄂必隆以及鳌拜。苏克萨哈曾在康熙帝年幼还尚未即位时,以辅政大臣身份,斩杀郑芝龙。
  后苏克萨哈深得康熙帝的信任。康熙六年(1667年)索尼死后,苏克萨哈便上疏请求解除“第一辅政大臣”的职务,愿往遵化守护顺治帝陵寝。这个举动别有意味,那就是既然苏克萨哈已经卸任,鳌拜就无理由再继续出任辅政大臣,必须让康熙帝亲政。
  鳌拜最后用言论诬陷苏克萨哈“背负先帝”、“别怀异心”,以24项罪名逼令康熙将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不同意,认为“核议未当,不许所请”,鳌拜竟要胁康熙帝执行,最后苏克萨哈被处绞刑。
上一篇:清朝统一战争
下一篇:康熙历狱(汤若望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