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1592-1643,太宗文皇帝,享年五十二,葬昭陵)
终努尔哈赤一生,只统一了满洲,建立的国号也不是大清,是金国,史称后金。努尔哈赤没当皇帝,他当的是大金的英明汗。他死后十二年,儿子皇太极才改国号大清,也当了皇帝。
皇太极在位时主要是征服蒙古和朝鲜,让这两国成为藩属,为日后入关舖路。他在位时期满清的疆域仍然只有满洲。努尔哈赤时期的急速扩张,需要时间消化。另外他也需要时间改变努尔哈赤晚年立下的八王共治的权力结构。在这段时间里,他曾三次派兵入关侵扰,掳掠人口财货后仍退回满洲。打下中原江山的是在他死后儿子顺治的时代,真正执行者是他的弟弟多尔衮。
杂文家柏杨先生曾提出一个读史心得:历史上每个王朝到了第二代都会遇上瓶颈,原因很多,主要是第二代帝王并不是凭实力取得帝位,不见得有能力压制功臣武将;另外,帝国建立不久,人民还没培养出对帝国根深地固的忠诚。万一继承人是个花花大少,帝国会一夕崩溃。例如秦与隋两个王朝。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个儿子,他继承王位有天命,也凭实力。皇太极渡过瓶颈,开创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
先说他的天命。
如果努尔哈赤死得早,汗位将是长子褚英(1580-1615)的,轮不到皇太极。褚英十九岁就被努尔哈赤赐号洪巴鲁图(大勇士),往后几年和父亲努尔哈赤一起东征西讨,是集团的第三号人物(集团中次于努尔哈赤的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赤)。就因为努尔哈赤活得过长,他杀了让他感觉受威胁的弟弟舒尔哈赤和长子褚英,也压制了平庸的次子代善。为皇太极制造了接位的机会,如果叔叔和长兄还活着,他不见得有机会。
褚英被杀后,没有野心、老实但有战斗力的次子代善本来是最有机会的接班人,但他太白目了。
努尔哈赤晚年的一次家族餐会,醉后的努尔哈赤不经意的对着代善说:他死后,他的女人要代善代为照顾。努尔哈赤当时只是一句醉话,甚至是一句试探的话;老男人在醉后把他的梦魇说出来,但他打从心里不愿看到这事实现。
北方民族家族传承制度是幼子继承,此时努尔哈赤已经把他直辖的两黄旗分给三个幼子,最小的多铎(1614-1649)分得正黄旗,多尔衮(1612-1650)和阿济格(1605-1651)共领镶黄旗。这三个都是努尔哈赤心爱的大妃阿巴亥(乌喇那拉氏)所生。努尔哈赤的财产是幼子的,无子的妻妾应由幼子奉养,有子的妻妾由其分房的儿子接去奉养。努尔哈赤的女人其实不必代善照顾,除非代善是未来的接班人,家族的主子。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第三任的嫡妻,她小努尔哈赤三十七岁,代善(1583-1648)还比她大七岁。自从努尔哈赤讲了那句话后,阿巴亥开始明目张胆的巴结、讨好代善,她要为她的未来作打算。
女人讨好男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躺下、然后抱着男人不停的叫哥哥。阿巴亥就是这样做。白目的代善没有拒绝,他乐在其中,接收老爹的女人也是北方民族的习俗,但他忘了老爹还没死,而且老爹也不是普通人,他刚宰了大哥褚英。所以不久,他就乐极生悲了。
努尔哈赤发觉两人的奸情后,大怒之下把阿巴亥休回蒙古娘家,但过一阵子还是想念那美丽风骚的小妖精,于是老着脸皮又派人把她接回来。
努尔哈赤没杀代善,不是他不想,他杀褚英时可没手软。但此时代善拥有两旗的兵力,当年褚英只有一旗兵力,而且此时褚英和舒尔哈赤的残部仍然心怀不满,努尔哈赤如要动手,他们不见得会站在努尔哈赤这边。所以他得慢慢来,如果他冒然对付代善,可能会造成满洲的动荡与分裂,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大金国可能会崩解,年老的努尔哈赤已经没有冒这个险的勇气了。他先得逐步削弱代善的地位和势力,等待有利时机。然而,努尔哈赤没再活多久,代善保住一命,但他的实力已大受影响,也影响他的接班。
其实精明但不聪明的阿巴亥当时可是采多角化经营,多管齐下的。她不只勾引代善,她也向小她两岁的皇太极示爱,但皇太极不为所动,反而报告努尔哈赤,间接揭发代善与阿巴亥奸情。
当时努尔哈赤之下,最大势力只有两个:代善与皇太极,拉下代善,帝位已经是他的了。
现在,我们先来看当时的满洲努尔哈赤集团的权力分配。
建国前努尔哈赤的武力分为四部分,他自己直属武力以黄色为识别,旗帜、袍服、装饰均为黄色,弟弟舒尔哈赤的部队为蓝色,大儿子褚英白色,二儿子代善红色。努尔哈赤杀弟杀子后,舒尔哈赤之子阿敏继承蓝旗,努尔哈赤派八子皇太极接管褚英的白旗。
1615年努尔哈赤处死长子褚英后,开始规划将原来的四旗扩充为八旗,表面上是武力的扩编,其实是不想让个别旗主有能力威胁到他,也为了分化弟弟和长子残留的势力。
他自己的黄旗分成正黄和镶黄,正黄给幼子多铎,镶黄给阿济格和多尔衮,起初阿济格是旗主,后来换成多尔衮。当时阿济格兄弟中最大的阿济格只有十岁,多尔衮四岁,多铎两岁,三兄弟只是挂名,实际上两黄旗还是牢牢地掌握在努尔哈赤手中。
弟弟的蓝旗分为正蓝和镶蓝,正蓝分给五子莽古尔泰(1588-1633),弟弟的死忠部下仍由弟弟的儿子阿敏带领,用镶蓝为标帜。
褚英的白旗也是一样,正白分给八子皇太极,镶白留给褚英的长子杜度。几年后皇太极的势力稳固,努尔哈赤拿掉杜度旗主的地位,把他调到镶红旗堂弟岳托的手下,镶白给了皇太极年幼的长子豪格,实际由皇太极控制。
代善的红旗仍由代善控制,代善本身担任正红旗旗主,他的长子岳托(1599-1639)为镶红旗旗主。
努尔哈赤死后,代善与皇太极各有两旗的实力,是最有实力的接班人。但代善在阿巴亥事件中实力受损,而且个性单纯,政治野心不大,所以皇太极脱颖而出。
但是,排行第八的皇太极如何能越过前面几个兄长而分到两旗的兵力呢?答案很简单,他最懂事,最会巴老爹,所以他得宠。他得宠,老爹又对他最放心,自然把好东西给他。
普通老百姓做老爹的通常希望儿子能干,但是帝王家可不是这样。当皇帝的老爹通常不希望儿子能干,即使能干也要有个限度,就是不能威胁到他。所以历朝历代很多英主明君都有杀太子的纪录。唐太宗干过,汉武帝也干过,努尔哈赤也干了,皇太极深知这个道理,他在老爹眼前小心翼翼地活着,他掩饰的很好。
当皇帝的老爹自己喜欢乱搞女人,但绝不会喜欢儿子性能力太好,儿子可以愚蠢、残暴、贪财,但绝不能好色。历史上堀起于民间的明太祖朱元璋是最丑陋的代表人物,他死前五年,他年长的五个儿子一个接着一个不明不白的死了,除了四子燕王朱棣。并不是朱元璋特别宠爱朱棣,而是因为朱元璋透过锦衣卫特务系统,他知道这个儿子性无能,其他的都像发情的公狗一样看到女人就想交配,当然留不得。不过他还是把帝位传给孙子,他想孙子年纪小,不会对他留下的女人有兴趣。
注:锦衣卫为朱元璋所创,主要功能是监控他生下众多的儿子。朱元璋在他搞死年长的四个儿子后裁撤锦衣卫,更下令销毁所有档案。几年后,篡位的朱棣又恢复了锦衣卫的设置,此后二百年锦衣卫的功能在监控大臣,也因此混淆了当年朱元璋设置这机构的丑陋动机。
皇太极知道这道理,所以自从老爹杀了大哥以后,一直到老爹死了这十一年间,他几乎不近女色。根据清史稿:皇太极妻妾无数,有生育的共十七个,她们为他生了儿子十一个,女儿十四个。但那段时间出生的只有两个女儿,都是嫡福晋所生。在那之前他生了三个儿子,也就是说皇太极二十五个儿女中二十个全是老爹死后才生的(老爹死的那年,皇太极三十五岁)。当年避孕并不容易,可见他多克制。历史上也有个皇帝像他一样懂事,隋炀帝在还没取得帝位之前,为了安老爹的心,只有萧后一个女人,儿女也很少,他伪装的更好。
终努尔哈赤一生,只统一了满洲,建立的国号也不是大清,是金国,史称后金。努尔哈赤没当皇帝,他当的是大金的英明汗。他死后十二年,儿子皇太极才改国号大清,也当了皇帝。
皇太极在位时主要是征服蒙古和朝鲜,让这两国成为藩属,为日后入关舖路。他在位时期满清的疆域仍然只有满洲。努尔哈赤时期的急速扩张,需要时间消化。另外他也需要时间改变努尔哈赤晚年立下的八王共治的权力结构。在这段时间里,他曾三次派兵入关侵扰,掳掠人口财货后仍退回满洲。打下中原江山的是在他死后儿子顺治的时代,真正执行者是他的弟弟多尔衮。
杂文家柏杨先生曾提出一个读史心得:历史上每个王朝到了第二代都会遇上瓶颈,原因很多,主要是第二代帝王并不是凭实力取得帝位,不见得有能力压制功臣武将;另外,帝国建立不久,人民还没培养出对帝国根深地固的忠诚。万一继承人是个花花大少,帝国会一夕崩溃。例如秦与隋两个王朝。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个儿子,他继承王位有天命,也凭实力。皇太极渡过瓶颈,开创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
先说他的天命。
如果努尔哈赤死得早,汗位将是长子褚英(1580-1615)的,轮不到皇太极。褚英十九岁就被努尔哈赤赐号洪巴鲁图(大勇士),往后几年和父亲努尔哈赤一起东征西讨,是集团的第三号人物(集团中次于努尔哈赤的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赤)。就因为努尔哈赤活得过长,他杀了让他感觉受威胁的弟弟舒尔哈赤和长子褚英,也压制了平庸的次子代善。为皇太极制造了接位的机会,如果叔叔和长兄还活着,他不见得有机会。
褚英被杀后,没有野心、老实但有战斗力的次子代善本来是最有机会的接班人,但他太白目了。
努尔哈赤晚年的一次家族餐会,醉后的努尔哈赤不经意的对着代善说:他死后,他的女人要代善代为照顾。努尔哈赤当时只是一句醉话,甚至是一句试探的话;老男人在醉后把他的梦魇说出来,但他打从心里不愿看到这事实现。
北方民族家族传承制度是幼子继承,此时努尔哈赤已经把他直辖的两黄旗分给三个幼子,最小的多铎(1614-1649)分得正黄旗,多尔衮(1612-1650)和阿济格(1605-1651)共领镶黄旗。这三个都是努尔哈赤心爱的大妃阿巴亥(乌喇那拉氏)所生。努尔哈赤的财产是幼子的,无子的妻妾应由幼子奉养,有子的妻妾由其分房的儿子接去奉养。努尔哈赤的女人其实不必代善照顾,除非代善是未来的接班人,家族的主子。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第三任的嫡妻,她小努尔哈赤三十七岁,代善(1583-1648)还比她大七岁。自从努尔哈赤讲了那句话后,阿巴亥开始明目张胆的巴结、讨好代善,她要为她的未来作打算。
女人讨好男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躺下、然后抱着男人不停的叫哥哥。阿巴亥就是这样做。白目的代善没有拒绝,他乐在其中,接收老爹的女人也是北方民族的习俗,但他忘了老爹还没死,而且老爹也不是普通人,他刚宰了大哥褚英。所以不久,他就乐极生悲了。
努尔哈赤发觉两人的奸情后,大怒之下把阿巴亥休回蒙古娘家,但过一阵子还是想念那美丽风骚的小妖精,于是老着脸皮又派人把她接回来。
努尔哈赤没杀代善,不是他不想,他杀褚英时可没手软。但此时代善拥有两旗的兵力,当年褚英只有一旗兵力,而且此时褚英和舒尔哈赤的残部仍然心怀不满,努尔哈赤如要动手,他们不见得会站在努尔哈赤这边。所以他得慢慢来,如果他冒然对付代善,可能会造成满洲的动荡与分裂,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大金国可能会崩解,年老的努尔哈赤已经没有冒这个险的勇气了。他先得逐步削弱代善的地位和势力,等待有利时机。然而,努尔哈赤没再活多久,代善保住一命,但他的实力已大受影响,也影响他的接班。
其实精明但不聪明的阿巴亥当时可是采多角化经营,多管齐下的。她不只勾引代善,她也向小她两岁的皇太极示爱,但皇太极不为所动,反而报告努尔哈赤,间接揭发代善与阿巴亥奸情。
当时努尔哈赤之下,最大势力只有两个:代善与皇太极,拉下代善,帝位已经是他的了。
现在,我们先来看当时的满洲努尔哈赤集团的权力分配。
建国前努尔哈赤的武力分为四部分,他自己直属武力以黄色为识别,旗帜、袍服、装饰均为黄色,弟弟舒尔哈赤的部队为蓝色,大儿子褚英白色,二儿子代善红色。努尔哈赤杀弟杀子后,舒尔哈赤之子阿敏继承蓝旗,努尔哈赤派八子皇太极接管褚英的白旗。
1615年努尔哈赤处死长子褚英后,开始规划将原来的四旗扩充为八旗,表面上是武力的扩编,其实是不想让个别旗主有能力威胁到他,也为了分化弟弟和长子残留的势力。
他自己的黄旗分成正黄和镶黄,正黄给幼子多铎,镶黄给阿济格和多尔衮,起初阿济格是旗主,后来换成多尔衮。当时阿济格兄弟中最大的阿济格只有十岁,多尔衮四岁,多铎两岁,三兄弟只是挂名,实际上两黄旗还是牢牢地掌握在努尔哈赤手中。
弟弟的蓝旗分为正蓝和镶蓝,正蓝分给五子莽古尔泰(1588-1633),弟弟的死忠部下仍由弟弟的儿子阿敏带领,用镶蓝为标帜。
褚英的白旗也是一样,正白分给八子皇太极,镶白留给褚英的长子杜度。几年后皇太极的势力稳固,努尔哈赤拿掉杜度旗主的地位,把他调到镶红旗堂弟岳托的手下,镶白给了皇太极年幼的长子豪格,实际由皇太极控制。
代善的红旗仍由代善控制,代善本身担任正红旗旗主,他的长子岳托(1599-1639)为镶红旗旗主。
努尔哈赤死后,代善与皇太极各有两旗的实力,是最有实力的接班人。但代善在阿巴亥事件中实力受损,而且个性单纯,政治野心不大,所以皇太极脱颖而出。
但是,排行第八的皇太极如何能越过前面几个兄长而分到两旗的兵力呢?答案很简单,他最懂事,最会巴老爹,所以他得宠。他得宠,老爹又对他最放心,自然把好东西给他。
普通老百姓做老爹的通常希望儿子能干,但是帝王家可不是这样。当皇帝的老爹通常不希望儿子能干,即使能干也要有个限度,就是不能威胁到他。所以历朝历代很多英主明君都有杀太子的纪录。唐太宗干过,汉武帝也干过,努尔哈赤也干了,皇太极深知这个道理,他在老爹眼前小心翼翼地活着,他掩饰的很好。
当皇帝的老爹自己喜欢乱搞女人,但绝不会喜欢儿子性能力太好,儿子可以愚蠢、残暴、贪财,但绝不能好色。历史上堀起于民间的明太祖朱元璋是最丑陋的代表人物,他死前五年,他年长的五个儿子一个接着一个不明不白的死了,除了四子燕王朱棣。并不是朱元璋特别宠爱朱棣,而是因为朱元璋透过锦衣卫特务系统,他知道这个儿子性无能,其他的都像发情的公狗一样看到女人就想交配,当然留不得。不过他还是把帝位传给孙子,他想孙子年纪小,不会对他留下的女人有兴趣。
注:锦衣卫为朱元璋所创,主要功能是监控他生下众多的儿子。朱元璋在他搞死年长的四个儿子后裁撤锦衣卫,更下令销毁所有档案。几年后,篡位的朱棣又恢复了锦衣卫的设置,此后二百年锦衣卫的功能在监控大臣,也因此混淆了当年朱元璋设置这机构的丑陋动机。
皇太极知道这道理,所以自从老爹杀了大哥以后,一直到老爹死了这十一年间,他几乎不近女色。根据清史稿:皇太极妻妾无数,有生育的共十七个,她们为他生了儿子十一个,女儿十四个。但那段时间出生的只有两个女儿,都是嫡福晋所生。在那之前他生了三个儿子,也就是说皇太极二十五个儿女中二十个全是老爹死后才生的(老爹死的那年,皇太极三十五岁)。当年避孕并不容易,可见他多克制。历史上也有个皇帝像他一样懂事,隋炀帝在还没取得帝位之前,为了安老爹的心,只有萧后一个女人,儿女也很少,他伪装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