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悌,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是清朝时的一位廉洁清正之官(正一品),曾任江西省的巡抚(省级行政长官),官至光禄大夫刑部尚书(“遂等于国务大臣”)。他主持清廷六部之一的刑部二十年,执法公正,廉洁无私,“不枉无辜,不纵有罪”;曾主审和珅贪污大案;是一个反腐败的斗士。其一生为官、治狱、断案充满传奇色彩,与宋代开封府“包龙图”的经历相似,故当时有“清包公”之誉。
金光悌,字汝 ,号兰畦。湖北省(清安徽省)黄冈市英山县人。汉族。清朝乾隆十二年丁卯(公元1747)四月初九日申时出生于英山县金家铺杨家河“又一村”。金光悌少年聪颖过人,经史皆通。乾隆三十三年中举人,乾隆四十五年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一生中主要在清廷六部之一的刑部任职,并“主持刑部二十余年”,“执法公平,不枉无辜,不纵有罪”,是清廷“管部务最久”的重臣。深得嘉庆皇帝的器重。
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十二月十二日(辛亥)卯时,一代名臣金光悌因积劳成疾薨于任上,结束了其辉煌的一生。嘉庆皇帝“深堪轸惜”,降旨内阁“依尚书例赏给恤典”。遗体由朝廷辗转千里送回故乡,“葬英山县北四十五里金家铺杨家河”(六修《英山县志》翻印本73页)凤翅垸。终其一生,金光悌:
最高职务是任刑部尚书(遂等于国务大臣)(《辞海注》)。
最高品级是诰封光禄大夫刑部尚书加一级(正一品)。
最满意的事是与和珅作斗争并主审和珅贪污大案。(七修《英山县志》)。
最主要的人生理念是:当官不是为了享福。(见附编《被和珅评为六等》)。
最大快人心的事是任江西巡抚时“连劾五十余官”。
最不可思议的是屡被弹劾却越弹劾越被重用。
最大的特点是:冷面刚直,敢于直谏。
金光悌,字汝 ,号兰畦。湖北省(清安徽省)黄冈市英山县人。汉族。清朝乾隆十二年丁卯(公元1747)四月初九日申时出生于英山县金家铺杨家河“又一村”。金光悌少年聪颖过人,经史皆通。乾隆三十三年中举人,乾隆四十五年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一生中主要在清廷六部之一的刑部任职,并“主持刑部二十余年”,“执法公平,不枉无辜,不纵有罪”,是清廷“管部务最久”的重臣。深得嘉庆皇帝的器重。
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十二月十二日(辛亥)卯时,一代名臣金光悌因积劳成疾薨于任上,结束了其辉煌的一生。嘉庆皇帝“深堪轸惜”,降旨内阁“依尚书例赏给恤典”。遗体由朝廷辗转千里送回故乡,“葬英山县北四十五里金家铺杨家河”(六修《英山县志》翻印本73页)凤翅垸。终其一生,金光悌:
最高职务是任刑部尚书(遂等于国务大臣)(《辞海注》)。
最高品级是诰封光禄大夫刑部尚书加一级(正一品)。
最满意的事是与和珅作斗争并主审和珅贪污大案。(七修《英山县志》)。
最主要的人生理念是:当官不是为了享福。(见附编《被和珅评为六等》)。
最大快人心的事是任江西巡抚时“连劾五十余官”。
最不可思议的是屡被弹劾却越弹劾越被重用。
最大的特点是:冷面刚直,敢于直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