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不孝之君宋光宗

  父子不和的不孝之君宋光宗:宋光宗名叫赵惇,庙号光宗,是南宋第三位皇帝,宋光宗在位5年时间,享年54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父子不和
  宋光宗历来就与父亲孝宗不和,宋孝宗逊位后他长期不去看望父亲。绍熙五年,宋孝宗得病,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看望孝宗,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因此,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允许,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让位於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赵扩主持完宋孝宗的葬礼,就登基做皇帝,是为宋宁宗,光宗死后葬於永崇陵。
  两宋历史上患有精神障碍的皇室子弟并不罕见,如太宗之弟赵廷美、太祖长子赵德昭、太宗长子赵元佐和六子赵元偓,他们的死都与心理疾病有关。这或许是出於某种遗传,加上统治集团内部无休止的勾心斗角,一些皇室成员的人格和心理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害。宋光宗的病态心理源於他对父亲的猜疑和对妻子的恐惧,在位6年间,他的病情不断加重,最后不得不在48岁时退位。光宗在位时间虽短,却在宋代历史上写下了极为奇异的一笔。
  不孝之君
  孝宗皇后郭氏共生4子,长子邓王赵愭,次子庆王赵恺,三子恭王赵惇(即宋光宗),四子早夭。孝宗最先立赵愭为皇太子,但不久病死。按照礼法,庆王、恭王同为嫡出,当立年长的庆王为太子。然而,孝宗认为庆王秉性过於宽厚仁慈,不如恭王“英武类己”,决定舍长立幼,於乾道七年二月立恭王赵惇为太子。有意思的是,孝宗对并非自己生父的高宗谦恭仁孝,而光宗对生身之父孝宗却一直怀着极大的疑惧和不信任。在东宫时,为了稳定储君的地位,光宗尚能对孝宗毕恭毕敬,而一旦登上皇位,父子之间的矛盾便开始凸现出来,并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日益尖锐。
  尖锐的父子矛盾,冷淡的人情世故,凉薄的夫妻关系,把本来就患有重疾的宋光宗一步一步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上一篇:胡惟庸简介
下一篇:被人忽视的宋朝能臣曾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