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天工开物(2)

  生平
  童年时的宋应星与其兄宋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先师于族叔宋国祚,后学于新建举人邓良知。[1]明万历四十三年(西元1615年),二十九岁的宋应星与兄长一同参加江西省乡试,二人同时中举,时人称为“奉新二宋”。后来他前后六次应试不第,感于“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遂不再应试,旅游大江南北,行迹遍及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新疆等地,实地考察,注重实学,从东北捕貂到南海采珠、和阗采玉。崇祯七年(1634年)任江西分宜教谕(县学教师),开始编著《天工开物》,崇祯十年(1637年)由友人涂伯聚发行。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
  崇祯十六年(1643年),前往安徽亳州就任知州,州内因战乱破坏,官员大多出走,百废待举。几经努力重建,使之粗具规模,又捐资建立书院。甲申(1644年)年,亳州被李自成军包围,宋应星弃官回乡。明朝覆灭,在南明任过职,清兵南下,大哥宋应升服毒殉国,后隐居不仕。大约是康熙初年去世。著述多佚,1977年,大陆发现了宋应星的《野议》、《谈天》、《论气》、《思怜》四部著作。
  著作
  宋应星著作等身,其中以《天工开物》最出名。他流传的著作有:
《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
  以下是失传的著作:
《画音归正》、《厄言十种》、《美利笺》、《乐律》、《杂色文》、《原耗》
  大陆发现的应该为76年或更早一点,因为大陆出书《野义 谈天 论气 思怜诗》(明 宋应星 上海人民出版社)是76年1版1印。(观点仅供参考)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题解
  宋应星原是一介考生,六试不第,后感于“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遂不再应试,曾旅游大江南北,行迹遍及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新疆等地,实地考察,注重实学,从东北捕貂到南海采珠、和阗采玉。宋应星在任分宜县教谕期间,将他平时所调查研究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技术整理成书,在崇祯十年,由其朋友涂绍煃资助出版。
  因为中国的大量古籍中存在强烈的“华夷之辩”意识,满族入关后,为巩固作为异族的统治,消灭汉族主体意识,对中国古籍进行了一次集中整理、检查、修改和销毁,即是通称的对“四库全书”的整理。其中凡被认为对满清不利的,进行修改或毁灭。《天工开物》因被认为存在“反满”思想而被销毁。后来《天工开物》由藏于日本的明朝原版重印刊行中国。──《天工开物》在<<古今图书集成>>略有摘取,在修订《四库全书》由于发现反清思想被压制国内失传。[1]。
上一篇:安邦彦
下一篇:宋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