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倩:中国最早的名伎,后为管仲之妾。
中国最早的名伎田倩
田倩的祖父,父亲是乡里的读书人,只因家境贫寒,又恰逢管仲下了要在全国选美,开设伎院的命令。田倩自幼生得聪明美丽,于是也在应征之列,但她因出身书香世家,受了文化知识的薰陶,因而身虽在伎院之中,却也留心国事。她早就听说宁戚是个很有才气的隐士,也听说过管仲妒贤忌能的毛病,今日见这情景完全证实了此言不谬,她于是仗着管仲宠爱于她,于是向他说道:“奴妾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啊,你有什么话对我说?说吧!”
这田倩站立起来,对着管仲行了一个大礼,“小女子,如果语言不当,话里有冒犯相爷之处,望相爷海量宽恕。”
“你就毫无忌惮地说吧,什么宽恕不宽恕的,你说什么我都不会计较于你。”
“小女子在家的时候,听到家父说过,不要以老人年纪老了而轻视他;不要以这个人出身微贱而认为了无能;不要以为年轻人不懂事而肯定他无才干。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里之内,必有知音,小女子认为,家父说的这番话颇有几分道理,不知相爷以为然否?”
“啊!……你还有话吗?”
“有!相爷,当初太公望七十岁还在商的首都朝歌屠牛和做小贩糊口,八十岁的时候,以他的才干被周文王拜他为师,终于襄肋了周文王灭掉了商纣,建立了周王朝,九十岁的时候,被封为齐国诸侯。商朝开国的贤相伊尹,原先也作过奴仆,后来却帮助了商汤,灭掉了暴君夏桀,建立商朝,换来了一代承平,百姓们安居乐业。像他们这样的事实,不正说明了家父之言是确有一定的道理么!”
管仲一听她的这番话,觉得这女子的见解,非同一般,看她小小年纪,竟有这般不同凡响的政治见解,他不由愈益爱她,不由进一步问她:“那你认为宁戚这句‘’浩浩乎白水”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相爷难道没读过诗经?‘浩浩白水,倏(倏读sh
叔)之鱼,君来如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这几句话乃说明他将自己比成一条在水中悠悠之鱼,但如果被人钓起,它也就不能再回到水中去了,当前国家还没真正强盛,他想为国效力,不愿作个袖手旁观的人呀!”
这几句话一说,使管仲不由肃然生敬,“看不出,你真有几分见识,真乃一代才女也!”
“相爷夸奖了!自古道:‘单丝不成线,独木成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筷子易为折断,而几根筷子成把就难为其断了,相爷自上任以来,为了使齐国强大,用了不少心血,但孤掌难鸣,相爷,您若是还有个得力的助手,岂非龙乘云,虎生风,更为得心应手,能更加如愿以偿么?”
这句话,掷地有声,正说到管仲的心坎上,管仲虽妒贤忌能,但心中仍拳拳以国事为念,还不愧是个贤明之相,他的理智仍很灵敏,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嫉妒贤能,本是人的天性中自私的一个构成部分,管仲听了田倩的这番话,不由心头泛热,对宁戚的几次建议压而不发使他不能得见桓公而感到愧悔,“唉!我堂堂一国之相,还不如一个年轻女子,我真糊涂,我真惭愧!”
“相爷!”这时田倩又进言了,“我们齐国位于东海之滨,地处偏僻,为欲称霸诸侯,必须名义上还得联合其他各国,拥护周朝,现在北主的匈奴,正对中原虎视眈眈,相爷何不以齐国的名义联合燕赵诸国,出兵御边,使匈奴知道我有所戒备,不敢起歹心。这样,我们齐国则威望徒增,一跃而成为诸侯之首,由此,便可以周室的名义,左右其他各国,这叫做挟天子而令诸侯,小女子一派信口胡言,不知相爷以为如何?”
“好计,好计!倩儿,你真非同凡器也!小美人儿,你不但人儿美,难得的是心灵儿慧,你真是我齐国一宝也!料不到你有如此的见识,从明天起,我就把你接进相府,成为我的次妾,为我襄办国事!”
“谢过相爷恩典!”
管仲这时心花怒放,料不到风尘之中,得到能为他排难解忧之人,他由此更加怜爱于她,立即拥她上床,云雨同欢,从此把她当成一件稀罕的国宝。
第二天管仲回报桓公,盛赞宁戚的才干,亲到馆驿,接宁戚进府,设宴款待。席间,特召田倩陪宴,宁戚也久闻田倩乃一代佳人,且才气过人。席间,通过管种的介绍和交谈,宁戚对田倩油然生敬,“这是一个非凡的女子!”
田倩通过陪宴,也加深了对宁戚的了解,她的内心里不由对这位初见面的男子,暗中产生一种莫名的爱慕,只恨相逢恨晚,她觉得宁戚的才华远在管仲之上。管仲在席间向宁戚认错道歉,彼此畅谈,而成知己。接着,管仲奏准桓公,任命宁戚为副相,作为他的得力助手。
管仲欲纳田倩为妾,拍桓公及社会舆论不利,影响自己的声望,于是在桓公面前极力赞誉田倩的才华,说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女中才子,是齐国的国宝,他奏请桓公批准纳她为安。
桓公听他把田倩说得天花乱坠,也不由心生异想,想扰为己有,于是立即召见,田倩对桓公行了君臣之礼,从容自若,潇洒自如,桓公一见心里痒酥酥地,“这样多才多艺的美人儿,可惜不能为寡人所有,可惜!”他毕竟是一朝君主,不便强夺大臣之爱,只好赐以重金帛并新自为媒,将田倩赐与管仲,作为管仲的正式夫人。
田倩以她的聪明才智,而尤其是善于言词,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最早的一位名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