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

  【注音】yán bù yóu zhōng
  【成语故事典故】春秋时期,诸侯郑国的实力强大,郑庄公任周朝的卿士,执掌朝廷大权。周平王想让虢公忌来取代郑庄公管理朝政,郑庄公就去威胁周平王,周平王只好违心说没这回事,双方交换儿子做人质。周桓王时也是如此,后来郑国强行侵吞朝廷公粮。
  【出处】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左传·隐公三年》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解释】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口不一致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
  【反义词】由衷之言、言之有信、出自肺腑
  【其它使用】
  ◎只有后者才最能鼓动梦的工作,前者仅限于光天化日之下作出夸张的自我表现,发一些言不由衷的议论罢了。
  ◎但是在会见之前,因为被不信任的搜身,引发了他的不愉快,因此在见面的时候,竟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见别人朝歪道上走,不及时指出来,甚至言不由衷地送几句奉承话,何异于落井下石?
上一篇:觥筹交错
下一篇: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