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

  【注音】hōng hōng liè liè
  【成语故事典故】宋朝时期,抗金英雄文天祥在为唐代骂贼不屈而死的忠臣张巡庙题写《沁园春》的词中写道:“骂贼张巡,同心许远,皆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节,百炼之钢。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一场。”充分歌颂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
  【出处】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
  【解释】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用法】作宾语、定语、状语;形容声势浩大
  【近义词】烈烈轰轰、声势浩大
  【反义词】冷冷清清、死气沉沉
  【灯谜】连续爆破
  【英文】amidfireandthunder<bedynamic;inmightywaves>
  【成语示例】
  ◎在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李凤兰又一次掂出了这句话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积极参加并领导了工人运动,不久便投入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洪流中。
  ◎他无时无刻不在等待轰轰烈烈的时机。
  ◎轰轰烈烈的讨伐军阀的大革命为一切有志的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胆略的广阔战场。
  ◎那些爱国志士,的确是雄辩家,这轰轰烈烈的大演说,实在应该使得人们血沸肉跳。
上一篇:轩车载鹤
下一篇:轻于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