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星主张严惩贪官污吏。他指出,官吏的贪污盘剥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今士人一为有司,往往不期月而致富。问其所以,率由条鞭法行,钱粮经有司之手,重收而取羡余,是加派无已也。有司之贪如此,民安得不为盗?小盗起,而大盗随之,皆有司为之竿也"。因此,他提出要坚决刹住贪污之风。在一份奏疏中,他建议:"以后秽迹昭彰者,抚按先行究问确实,而后具奏追赃","如有听嘱受贿、曲为庇护者,容臣等参奏重处,庶贪风渐息,而乱萌可消"。天启四年(1624年),有御史崔呈秀巡按淮、扬还,"赃私巨万,秽声流传"。左都御史高攀龙"尽发其贪污状",赵南星"议戌之","诏革职候勘"。
赵南星主张对干进之风加以遏止。首先,他提出禁止官吏间的行贿受贿,尤其是当时盛行的馈送"书帕"之风。明初,地方官入京,见长官送礼,具一书一帕,称"书帕"。万历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腐化,地方官的进献已改为金银珠宝,但仍沿称"书帕"。官吏们以书帕形式公行贿赂,数额很大,"自十二金而至一百,有至二百封者"。赵南星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员行贿的目的,无非是营求升迁,为自己谋取私利,所谓"人人皆为吏部,财能贾爵;处处俱是傍门,面皮世界,书帕长安"。他认为,"簠簋滥则弹压轻",因此请"戒上官毋得受守令贡献"。其次,他主张对乞官者加以严惩。其时,每当吏部主管官员退朝,乞官者即三、五成群,"如墙而遮留之","讲升,讲调,讲地方,讲起用。既唯阿矣,则又有遮留者,恒至嗌干舌敝而后脱","比至署中,则以私书至","不从则又为书切责之,以为违公论,必如所求而后已"。赵南星入主吏部后,"素疾其弊,锐意澄清,独行己志,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诸人惮其刚严,不敢犯"。即使这样,当时还是有个别人要以身一试:有一给事为赀郎求盐运司,赵南星即注赀郎王府,而出给事于外;知县石三畏贪,夤缘将行取,赵南星亦置之王府,史称"时进士无为王官者,(赵)南星不恤也"。
赵南星提倡官吏"以全力尽职业",改变重交际、忽政事的行政作风。他指出,以精力充沛的午前交际,而以神气昏倦的交际后理政,恰恰颠倒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错误的。他首先在吏部进行改革。他与吏部四司官(文选、验封、稽勋、考功)约定,"每日蚤起,即入衙门,至午后公事既毕,退食私寓,乃与知交往来","至于会推之事,亦欲蚤起入朝,及辰而散,以各营其职"。
此外,赵南星还抨击了官场中上官轻待下属、地方官淫刑作威等不良作风,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
赵南星改革官场作风的实践取得明显成效,一批贪污、干进之徒受到了惩处,一定程度地澄清了吏治,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赵南星也更为邪佞嫉恨。当他与高攀龙议处大贪污犯崔呈秀时,崔呈秀投靠权阉魏忠贤,阴谋翻案,伺机反扑。不久,魏忠贤即矫旨责赵南星等"朋谋结党",斥为民,寻戌代州。明思宗即位,有诏赦还,巡抚牟志夔为魏忠贤党羽,"故留滞不听归",赵南星"终殒戌所"。赵南星既罢,昔日为其摒弃者无不拔擢,其素所推奖者率遭奇祸,"诸干进速化之徒,一击(赵)南星,辄遂所欲"。赵南星的政治改革彻底失败,他也为改革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四、健全官制
明代后期,尤其是万历年间,由于神宗怠政,对官吏不及时任免,政府机构残缺不全,出现了"人滞于官"、"曹署多空"的现象。如,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有人称"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政府机构的残缺瘫痪,使封建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如,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闰八月,吏部尚书孙丕扬离职,神宗"久不除代","部事尽弛","其年十二月,竟废大选"。
赵南星指出,政府机构的残缺不全,使封建国家机器难以正常运转,导致危亡。他以家庭为例说:"千金之家,必有纲纪之仆,令之召选群仆","群仆不备,则必有所缺","其家鲜有不败者"。家庭缺仆则败,国家缺官也难免衰亡,因此赵南星主张及时地选补缺官,健全官制。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等事宜,在六部中职责最重。其四司官额设十五人,但天启初仅有八人,"事多废弛"。赵南星主吏部,"不得已而就近推补,命下,即时就道,依限而至。其远而不能待者,亦就近调补"。四司官补齐后,赵南星仍觉不敷行政,遂上疏请增司属,"起在籍之近者,不拘资序",部司郎中等官有贤能者,"间一调之,或一处二人,以为目前蛩蟨之助"。这个建议,也得到明熹宗的同意。对于诏书起用而不愿就职者,赵南星则催其赴任,力争早日把封建国家机器纳入正常运转轨道。
赵南星催补缺官的努力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天启初年,"众正盈朝"、封建国家机器恢复正常运转局面的迅速形成,不能不说与赵南星的健全官制实践紧密相关。
赵南星对明代后期政治改革提出了一些富有见地的思想主张,并勇敢地付诸实践,在当时取得明显的成效,对清明政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应予以肯定。但是,也应指出,赵南星在朝时间很短,且职仅至吏部尚书,所以他的政治改革基本上局限于整顿吏治,而对皇帝怠政庸懦、宦官专权等无能为力。他认识不到所有这些黑暗腐朽现象是封建专制制度的痼疾,彻底消除这些现象的唯一途径是打碎封建制度,这反映出他的时代和阶级局限,也是他改革失败并为之付出生命代价的根本原因。赵南星的政治改革思想和实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现在高邑县城还保留这赵南星的祠堂,高邑有条路被命名为“南星路”,以纪念这位高邑名人。
赵南星主张对干进之风加以遏止。首先,他提出禁止官吏间的行贿受贿,尤其是当时盛行的馈送"书帕"之风。明初,地方官入京,见长官送礼,具一书一帕,称"书帕"。万历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腐化,地方官的进献已改为金银珠宝,但仍沿称"书帕"。官吏们以书帕形式公行贿赂,数额很大,"自十二金而至一百,有至二百封者"。赵南星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员行贿的目的,无非是营求升迁,为自己谋取私利,所谓"人人皆为吏部,财能贾爵;处处俱是傍门,面皮世界,书帕长安"。他认为,"簠簋滥则弹压轻",因此请"戒上官毋得受守令贡献"。其次,他主张对乞官者加以严惩。其时,每当吏部主管官员退朝,乞官者即三、五成群,"如墙而遮留之","讲升,讲调,讲地方,讲起用。既唯阿矣,则又有遮留者,恒至嗌干舌敝而后脱","比至署中,则以私书至","不从则又为书切责之,以为违公论,必如所求而后已"。赵南星入主吏部后,"素疾其弊,锐意澄清,独行己志,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诸人惮其刚严,不敢犯"。即使这样,当时还是有个别人要以身一试:有一给事为赀郎求盐运司,赵南星即注赀郎王府,而出给事于外;知县石三畏贪,夤缘将行取,赵南星亦置之王府,史称"时进士无为王官者,(赵)南星不恤也"。
赵南星提倡官吏"以全力尽职业",改变重交际、忽政事的行政作风。他指出,以精力充沛的午前交际,而以神气昏倦的交际后理政,恰恰颠倒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错误的。他首先在吏部进行改革。他与吏部四司官(文选、验封、稽勋、考功)约定,"每日蚤起,即入衙门,至午后公事既毕,退食私寓,乃与知交往来","至于会推之事,亦欲蚤起入朝,及辰而散,以各营其职"。
此外,赵南星还抨击了官场中上官轻待下属、地方官淫刑作威等不良作风,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
赵南星改革官场作风的实践取得明显成效,一批贪污、干进之徒受到了惩处,一定程度地澄清了吏治,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赵南星也更为邪佞嫉恨。当他与高攀龙议处大贪污犯崔呈秀时,崔呈秀投靠权阉魏忠贤,阴谋翻案,伺机反扑。不久,魏忠贤即矫旨责赵南星等"朋谋结党",斥为民,寻戌代州。明思宗即位,有诏赦还,巡抚牟志夔为魏忠贤党羽,"故留滞不听归",赵南星"终殒戌所"。赵南星既罢,昔日为其摒弃者无不拔擢,其素所推奖者率遭奇祸,"诸干进速化之徒,一击(赵)南星,辄遂所欲"。赵南星的政治改革彻底失败,他也为改革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四、健全官制
明代后期,尤其是万历年间,由于神宗怠政,对官吏不及时任免,政府机构残缺不全,出现了"人滞于官"、"曹署多空"的现象。如,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有人称"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政府机构的残缺瘫痪,使封建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如,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闰八月,吏部尚书孙丕扬离职,神宗"久不除代","部事尽弛","其年十二月,竟废大选"。
赵南星指出,政府机构的残缺不全,使封建国家机器难以正常运转,导致危亡。他以家庭为例说:"千金之家,必有纲纪之仆,令之召选群仆","群仆不备,则必有所缺","其家鲜有不败者"。家庭缺仆则败,国家缺官也难免衰亡,因此赵南星主张及时地选补缺官,健全官制。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等事宜,在六部中职责最重。其四司官额设十五人,但天启初仅有八人,"事多废弛"。赵南星主吏部,"不得已而就近推补,命下,即时就道,依限而至。其远而不能待者,亦就近调补"。四司官补齐后,赵南星仍觉不敷行政,遂上疏请增司属,"起在籍之近者,不拘资序",部司郎中等官有贤能者,"间一调之,或一处二人,以为目前蛩蟨之助"。这个建议,也得到明熹宗的同意。对于诏书起用而不愿就职者,赵南星则催其赴任,力争早日把封建国家机器纳入正常运转轨道。
赵南星催补缺官的努力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天启初年,"众正盈朝"、封建国家机器恢复正常运转局面的迅速形成,不能不说与赵南星的健全官制实践紧密相关。
赵南星对明代后期政治改革提出了一些富有见地的思想主张,并勇敢地付诸实践,在当时取得明显的成效,对清明政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应予以肯定。但是,也应指出,赵南星在朝时间很短,且职仅至吏部尚书,所以他的政治改革基本上局限于整顿吏治,而对皇帝怠政庸懦、宦官专权等无能为力。他认识不到所有这些黑暗腐朽现象是封建专制制度的痼疾,彻底消除这些现象的唯一途径是打碎封建制度,这反映出他的时代和阶级局限,也是他改革失败并为之付出生命代价的根本原因。赵南星的政治改革思想和实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现在高邑县城还保留这赵南星的祠堂,高邑有条路被命名为“南星路”,以纪念这位高邑名人。